台湾青年眼中的两岸关系:台独根本不可能时间在大陆这边作者:中国人中国龙财团法人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月刊不久前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

[转载]台湾青年眼中的两岸关系:台独根本不可能时间

人气 2335   2011-11-17 19:44

原文地址:时间在大陆这边">台湾青年眼中的两岸关系:台独根本不可能时间在大陆这边作者:中国人中国龙

财团法人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月刊不久前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座谈会,邀请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张钧凯、台湾大学光电研究所廖家鸿、政治大学广告系毕业张倩瑜、台湾大学电信研究所蔡宗谕、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龚佑吟与会。座谈会由台湾交通大学教授、财团法人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余艇主持,与会者从各自角度畅谈了他们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中国评论》月刊六月号以《台湾青年如何看待两岸关系》为题,详细刊登了与会者的发言,文章内容如下:

 

余艇:开场白

近年来,台湾渐渐发展成为一个讲礼貌的社会,有些人认为可以作为华人社会的一个模范,可是我们可以观察到,一讲到蓝绿对决的政治,或是统独对立的两岸问题,似乎所有的理性就突然不见了。然而,两岸问题是所有国民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若是依然以民粹的态度来处理,对台湾以及大陆都是很不幸的事情。

今天我们举办这场座谈会,邀请了五位青年朋友发表他们对目前一些问题的看法;年轻人没有上一代人的包袱,或许更能够摆脱先入为主的意识型态。过去三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虽然有对抗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自从马“总统”上任以来,两岸关系有着惊人的改善。总之,我少讲一些,让你们来发挥。

第一小题是对两岸青年交流的看法,在座各位都有两岸交流的经验。我曾经跟主张台独的朋友说,即便是主张独立,也要去瞭解大陆。未来台湾很快就会有大陆旅客来台湾自由行,但是就在学的青年朋友而言,自由行并不表示有深度的交往,首先请说说你们对两岸交流的想法,或者有无新的创意?也可以谈谈自己有无大陆朋友?时常联络吗?你们所认识的一般台湾青年是否有与大陆青年交流的经验?我们先请家鸿开始。

廖家鸿:两岸同学相处得很好

我有3次两岸交流的经验。第一次是2004年去北京交流,第二次是2005年接待从上海来台的伙伴,再来是2007年接待北京与上海来台的伙伴,都是约10天左右的活动。

先分享我的心得,第一次去北京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发现他们没有想像中的冷漠,或者说强迫我们一定要接受他们的想法;相反,他们蛮热情的。也可能因为这些大陆同学在2003年的时候被学长姐们接待过,所以对我们2004年的台湾同学特别友善,就像看到家人一样的亲切。渐渐地又发现,他们予我原本的刻板印象真的很不一样。等到更熟稔之后,我就开始问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上一代留给我们太多包袱”?他们想想觉得也对,很多东西都是上面给我们。

交流后才会发现有许多认知上的落差,我认为两岸的同学一定可以相处得很好。我也发现,台湾同学真的比较有创意,例如在筹办活动上;而大陆同学则在表达上比较清晰有条理,也比较有礼貌。大家有很多可以彼此互相学习之处。

两岸应该真诚合作 相互学习两岸的政体都有改善的空间

我比较注重态度问题,感觉以往的交流比较表面,双方各说各话;我希望未来两岸能够真诚合作、相互学习、共同繁荣,为更广泛的人民福祉放下成见,用这样的心态来交流。

台湾同学部分,不该认为民主是万灵丹、民主至上,其实我们的政体也有很多要加强的地方。大陆青年方面,我认为抱持统战思维的立场是没有关系,但是态度上需要更客观,毕竟台湾青年很难体会大中华民族不应分离的情怀。

总之,双方都不应坚持自己的政体或想法最好,其实都有改善空间;若不愿敞开心胸,真的会谈不下去。

大陆学生对台湾的认识很深 台湾学生比较不积极去认识大陆

我其实很感佩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说法,这是很务实的观点。两岸青年就是未来各自政体的主人翁,也是未来两岸关系的主角;既然知道双方不同政体是最大的问题,彼此都应让自己的脑袋更灵活、新鲜,发挥创意才能解决问题。

现在多数人认为双方政体难以融合,是因为刻板印象给人一边民主、一边极权的感觉。但这只是在片面的印象上,在时间上对彼此观察的深入度还不够。相较之下,大陆同学其实对台湾的认识很深,反观台湾同学比较没有积极主动去认识大陆。

我们在台湾生活久了,体验到很不错的西方价值,例如资本主义让人快速致富、自由精神抒发创新能量;但是也有缺点,如贫富差距、选举乱象等等。我认为台湾方面不应该完全接受西方观点,而应截长补短。毕竟那是西方人解决他们问题的产物,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的思维逻辑,不要从此被限制思考,一定要跳脱。

两岸问题有其独特性,我深深觉得,中国人要发挥自己的创意,为什么西方人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我们还未想出解决之道!

我个人提倡“全球公民意识”,全世界本来就不应分那么开,因此两岸也不应该分那么开。我期盼华人在往共荣的方向上,找到解决的方式。两岸问题可谓地球上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如果有解,全世界都会赞叹,也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突破,也是我们未来子孙的荣耀。未来,全球华人推动世界往更繁荣、更安全的方向走,才会更有影响力,我们应以此格局自居。这是我的看法,谢谢!

龚佑吟:两岸同文同种亲情 在国外的感觉特别明显

我先简短地自我介绍,我1995年移民加拿大,2009年返台;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刚好错过台湾台独论述开始成熟与民进党执政阶段,我那届也是教改前的最后一届。所以其实当我再回到台湾,觉得与两岸和平论述相关议题很有趣,值得研究,但是我发现同学、甚至是学校师长,都对这个题目相当敏感。

加拿大是个移民社会,1997年前有许多来自香港的移民,1995年到2000年有一波台湾新移民,2000年后去的较多的是中国大陆移民;那时我住温哥华,除了来自台湾的同学之外,与香港和大陆的同学,也有许多相处的机会。

温哥华的印度人、意大利人、中东人等都有自己的社群,老实说,在一个非华人主流社会环境之下,我们所谓的中港台华人、华侨,可以明显感受到何谓“同文同种”,而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之下,“华人”这个概念,也特别显着和鲜明。虽然这个词语或概念在目前的台湾受到很多人评判,但是当我们在一个比较多元化的地方,一旦大家都讲中文,可以交流沟通,还是会让我感到很亲切。

回台之后听到会有人说大陆人与台湾人的文化完全不同,我会感到有些惊讶。在我个人跟大陆人互动的经验和印象中,台湾与大陆的确是不一样,但是似乎还不至于到“完全不同”的地步?我也思考,两岸的不同,除了文化的不同,是否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会和阶级的差异?

台湾的中产阶级比较多,生活较富裕,如果在大陆的台商接触较多的人是从内地到沿海的工人,会觉得他们素质很低,或是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这样的观察并不能被放大成认为大陆人文化素质没有台湾人高,没有看到整个面向。所以,在定义或着是贴标签之前,面对广大的中国大陆民众,我更想问的问题是,如何看到中国大陆民众组成的真实面貌?

现在两岸民间交流愈来愈频繁,可是当两岸定位不明确时,我们看到了共同的地方,也看到相互的差异。在台湾内部,台湾主体性发展已确立,许多人都认同“台湾是一个国家”,我们与大陆方面交流时,会认为他们就是大陆人。比较之下,更确信自己是台湾人,更觉得两者不一样。因此,若是台湾政府能确立两岸关系定位,告诉民众两岸虽然分属不同的地方,却是同一个无法分开单独理解的共同体;如此双方交流虽然可以感受彼此文化不一样,但是感觉会与定位不明时的情况不同。

余艇:佑吟所讲的现象,确实如此。我自己1979年去美国留学时,就认识很多大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我与佑吟的感受非常接近。我们在那样的环境里,会感觉大陆同胞与我们自己同胞非常接近,虽然有某种隐性隔阂,但是在文化层面有一体性。可是一回到台湾,所谓“地区与地区”、“国与国”的辩证反而造成许多问题。接下来请钧凯谈谈。

张钧凯:两岸青年交流的观察与感受

我目前是台大政治学研究所硕士生,很高兴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以及中评社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参与这个座谈。

因为家人在香港与大陆工作,我从小学开始,几乎每年都会到香港和大陆旅游或短住。大四毕业那一年,我参加台大的玉山计划,赴北京《财经》杂志工作实习两个月。《财经》杂志的实习制度非常完整,所以同事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学生,当然也包括许多大陆当地的同学。

台大近几个学期以来也开放陆生交换,很多课堂上都有大陆学生一起参与。其实大陆同学对台湾的瞭解,有时候比我们瞭解他们更多。之前有新闻报导,在台湾“立委”选举期间,一位大陆学生可以把全台湾每一选区的候选人倒背如流。我也与另一位来自新疆的同学聊过,发现他对于台湾深层政治结构瞭解超乎我们想像,譬如台湾媒体还未察觉到“国民党一点都不统、民进党一点都不独”,他竟然可以完整点出台湾如陈映真讲的“不以荒谬为荒谬的荒谬”社会氛围。

两岸青年要进一步交流须打破台湾的“民主心墙”

关于两岸交流的状况,台湾同学多半批评大陆在精神文化(排队、卫生习惯等)与台湾有所落差。我经常与他们讨论这个议题,记得以前台湾也常常被其他先进国家或旅馆列为不受欢迎名单,因为随地吐痰也很常见。我的想法是,进步是随着时间不断往前进,这个议题不应当拿来做两岸隔阂的重要条件。

另外,台湾与大陆政治体制上的不同,我认为这也不是问题。从李登辉执政以来,政府高层其实在台湾海峡竖立一堵墙,我称之为“民主心墙”,因为他就是要告诉你,大陆是不民主的、台湾是民主的。到现在为止,中学公民课本也还是教导学生:“专制独裁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是“中华民国台湾”。两岸青年如果要进一步交流,就要打破这道被政治领导者所建立的民主心墙。

可能是因为战后历史关系,我认为现在的台湾人颇为焦虑,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台湾必须受到所谓先进国家的认可才能自我肯定,不断拚命的追赶所谓的“先进”,当个先进国家所称许的模范生。另一方面,这种焦虑又必须透过否定邻人,如大陆或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或地区),来获得认同。这样的焦虑,必须深刻理解台湾的民主本质与台湾民主的发展,尤其是受政治力影响的过程,才能突破两岸青年交流心结。

建立共同的历史记忆很重要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台湾与大陆年轻世代交流非常频繁。PTT上经常使用的“河蟹”、“牛逼”、“某某哥、某某姊”等名词,都是大陆网友传过来的。台湾青年经常批评大陆封锁Facebook,所以大陆朋友无法与我们联系;但是为什么不去申请一个人人网的帐号或微博?这样交友圈会更广阔。

至于如何突破青年之间的心结?我认为建立共同的历史记忆很重要。其实“义勇军进行曲”在光复初期,是台湾人学习普通话(国语)的入门歌曲,也因为刚脱离日本统治,歌词中不愿再做奴隶的思想,台湾人非常向往。问题是,两岸分裂后,这种记忆也中断了,我认为非常可惜。两岸共同抗日、对抗帝国主义,与共同致力于台湾光复等,其实都是我们曾经共有的历史经验,却因为政治上的因素而中断。

最后,属于技术上的建议,如果要加快两岸青年交流、让大家不再有心理上的隔阂,我建议大陆方面应该取消台胞证加签与收费制度。每赴大陆一次,都要到旅行社加签,反而会加深台湾是台湾、大陆是大陆的心理距离。

余艇:我很好奇我们申请微博的话,是不是交流更方便容易?

张钧凯:对,比如说大陆最有名的是新浪微博,它的点击率排行榜前几名,全部都是台湾的艺人,像小S、蔡康永等,讨论的话题没有台湾海峡的隔离。

蔡宗谕:两岸曾有共同的历史记忆

我是台大电信所的学生。我自己的两岸交流经验,始于高二时参加天津南开大学1个月的数学研习,大陆数学系的学长也带我们去北京玩。那时北京刚申奥成功,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生活环境与台湾有差距。2008年再度到北京交流,感觉整个北京市都不同,仿佛有身在台北的错觉,建设非常先进。2009年我在台湾接待北京同学,陪他们在台湾玩了10天。

2008年我访大陆的特殊经验是,大概到第5、6天,我们从北京搭火车卧铺去内蒙古,经验很新奇;那时候大家都熟了,我与大陆的好朋友开始聊,因为我自己从小就很爱念历史,几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历史都看。那时候我们大概从1895年开始聊起,刚好两岸都发生大事件:台湾割让给日本、大陆自强运动正式失败,也是国父孙中山完全投向革命的转折点。

我们一直聊到1949,发现我们过去的记忆很相近,很多过于历史的记忆两边几乎是一样的,我几乎感觉不到差异;可惜的是,1949年之后,(记忆)就开始快转了。

大陆对台湾发展非常清楚 但台湾对大陆多负面印象

我也注意到前几位同学所谈,大陆对台湾发展非常清楚,反而是我们对大陆1949年到现在的发展,大概就只知道几个比较负面的指标,其他的都不认识。这对我来说是件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很爱看历史,为什么一个这么大的地区,大概60几年的发展我完全空白?去年因为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办了一个活动,找很多大学生来交流;中间有个活动很特别,就是在场大专院校、去过大陆交流的学生,交流大家去大陆交流的经验,发现一些创意。那时候我的感受是,好像大部分的台湾学生去大陆的目的是猎艳,好像少了些什么;或者是说哪些地方比较便宜,哪些地区比较好逛。

两岸目前的根本歧异在于彼此不瞭解

我想瞭解大陆学生对大陆过去60几年发展的看法,从此去理解他们的历史,而我在台湾这个环境之下,是少有机会接触此类信息。我后来建议主办单位,让台湾同学多多瞭解大陆1949后相关的发展,在台湾除了与政治相关学系的学生,其他人基本上完全不知道大陆近代发展。很多时候我们对事情的判断,来自于过去累积记忆的认同。

因此,两岸目前面对一些问题的根本歧异,我认为是对于彼此的不瞭解。有的时候,大陆同学比我们更瞭解台湾政治。反而是我们没有对等的机会与他们聊,因为聊起来很快就会碰触到一些聊不下去的话题,因为我们所知道的都是负面印象。平心而论,那根本是用来吵架的话题。

所以我认为,台湾方面主办两岸交流的基金会,应该在行前培训上,让我们以比较中性的方式多瞭解大陆过去60几年发展的历程,让台湾学子瞭解他们重视哪些地方,以便产生共鸣。

我常与大陆同学透过E-Mail方式连络,过年也会寄贺卡祝福。我2008年交了一位大陆朋友,他最近结婚,也收到他E-Mail照片,很幸福的模样。所以我真的觉得,在台湾的时候,好像会觉得两岸不太一样,但是当我自己主动去交流,其实会发现有差的地方比相同地方少很多;差异之处有些时候是被塑造、被教育出来的,不是本来的差异。

我也觉得,两岸青年交流营,10天实在太短了,最后大家道别时流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见面的感觉很深。因此,我是很赞成大陆学生来台就读,至少一个学期可以天天见面,交流的时间很长;交流时间愈长,进入彼此生活环境、瞭解双方生活习惯才会愈深入。

张倩瑜:批判国民党曾是个很潮的行为

大家好,我毕业于政治大学。在大家印象中,政治大学是所谓的国民党的党校,但很有趣的是,我4年大学期间,正临李扁政权交替时代,当时批判国民党是个很潮的行为,我们一方面解构国民党如何透过媒体或教育,一步一步形塑台湾人民认同与两岸对立的操作;在那个时间点,大家都开始觉得偏绿很帅、很酷,也就忽略了用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民进党或所谓台独意识如何在那样的时期发芽茁壮。所以在我成长过程里面,我是忽蓝忽绿、忽左忽右,忽而亲中,忽而觉得我们为什么不能独立,会有一些很好玩的冲动。

面对台湾主权独立概念的强化两岸青年应建立共同的认同感

我的父母早期是纺织产业在台湾没落之后,前往大陆设厂企图投资的台商,至今和大陆方面的商业交流也算频繁。基本上,我不太清楚大陆官方做了哪些事情,但是在两岸方面,因为认同感的断裂,导致我们会找寻任何藉口如生活水准不同,当作我们评判大陆人民与我们不同;或是以社会阶层方面,来加深双方的差异,加强对自己的认同感。

这件事,在我之前参加过的两岸交流论坛里可以获得验证。曾经,听到两岸学子交往的言谈:台湾学生说,这几天下来,你们知道台湾很棒、很杰出,我们交流也可以这么亲密,那你们还要拿飞弹打我们吗?大陆的朋友回答也很可爱,我们血浓于水、是一家人,我们怎么可能拿飞弹打你们!

但是从这段对话里面,可以观察到很好玩的命题:台湾学生在问这个问题时,心态是台湾是自行使主权制度的地方,我们把这里弄得很好,意识中已有主权独立的概念,台湾人与大陆人也能做好朋友,但那意味一家人还是友谊之邦的“邦”?这样的心态已经内化在台湾社会思想里了。而大陆学生回应中,他们的想法是台海一家亲,我们都是中国人,自家人一定不会打自家人;可是这个想法的另一面,他并没有点出台独是分裂,他们不会容忍这件事情。

其实双方已经各设一个立场,希望对方去认同与接受。这样的交流,只是强化各自原本的信念而已。我们常常会自以为是地向对方说明,你拥有的信念来自教育的洗脑、媒体的催眠、集体意识的建构,却忘了自身的信念同样受到类似的背景因素影响,都非绝对客观。

两岸在强化交流之前,如果没有这样的体悟,我们到大陆只是看看风景,大陆人来台湾也是看阿里山看日月潭,如此的话,双方还是没有充分明瞭己方、彼等的立场和整体大环境历史、背景因素。就如同刚才宗谕提及我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一样。我们没有办法站在不同的角度为对方着想,是不是可以用更谦卑、更诚心的态度坐下来讨论、寻找未来方向?

我参与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不久。我觉得,基金会有很多很棒的两岸学子交流活动,例如心灵地图课程,让双方交流在生活上的感情;或者是好书交换活动,分享彼此的价值观。透过这些课程让两岸学子的认同感大增,慢慢地消弭“我方”与“他者”分裂的立场意识。

我希望通过两岸青年交流,两岸可以建立共同的认同感,并透过两岸交流营队课程设计达成。也或许,学界可以用更客观中立的态度来看待国民教育,在台湾9年至12年国民教育中,学生接触到的官方版本,1949年之后的历史记忆与大陆断裂;这方面官方可以更开放;学界有此认知思维的话,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学生可以瞭解两岸在这段时间的历史和两岸关系的变化,或是双方各自做了什么造成现在的关系。

在高中大学、青年思想养成阶段,才能够用创意来思考双赢的对策,这点很重要。因为佑吟刚才也提到,官方与民间定位不同,在两岸议题里面,大陆的官方设定很明确就是两岸将走向统一,而在台湾统独都只是一个选项,对未来抱持开放态度;大陆民间就是跟着官方的设定走,台湾的民间设定就类似蓝绿撕扯内耗。如果从学界或教育方面着手,青年在开放社会风气、丰沛创意之下,对于两岸发展可提供更好的选项来创造双赢。这是我的看法。

赞成开放大陆学历认证 全面开放陆生来台就读

余艇:下面一个问题,我请大家简单回答就好。你们是否赞成政府开放大陆学历认证?赞成全面开放陆生来台就读吗?怕不怕陆生的竞争?

张倩瑜:我个人非常赞同,前提是我们彼此不要预设立场。因为大陆学生来台湾,我们常常会说他们可以学到更多民主,但是这样的说法包含强烈的优劣感;我也有很多同学到大陆就读,他们也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谈到政治立场,台生的意识很强烈,就是坚持民主,对立性很强。如果双方都可以放下的话,在青年交流上,可以在历史共同感上有初步的基础。

蔡宗谕:我也赞成开放陆生,去年我也参加了以此命题的辩论赛,搜集了蛮多资料。就我个人来说,我相信大陆学生会希望有更长时间来台与台湾学生交流接触,我相信来台求学是很好的方式。但是关于认证部分,我则倾向有限开放,大陆大学太多了,而且可能有人假造学历。毕竟教育是形塑人生思想的重要阶段,我不怕陆生竞争,反而是我的同学都认为,赚大钱的机会在上海。我也已经有心里准备未来会在大陆某地工作。

张钧凯:我主张全面开放大陆学历认证,我们对于其他国家几乎未加以审查就开放,没有道理一遇到大陆就有限制。比如说去年8月19日通过的“陆生三法修正案”,执政党在强大的社会民意压力下,最后让步并设限。再者,补助来台大陆研究生的“中华发展基金”事件,台湾人在气愤的同时,其实“教育部”也补助其他国家学生3万元,到今天仍然如此。“中华发展基金”在特定媒体刻意扭曲,再经政论名嘴在选举场合的三字经渲染后,“陆委会”立刻宣布今年取消来台大陆研究生的生活补助。我认为这是一种歧视。

龚佑吟: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分不同层面来讲,有个人观点、社会观点、政府观点,还有正义公平的角度,从不同层面来看才会比较完整。我不敢说能够完全分析清楚,但是或许以社会冲击层面和政府立场来看,在决定是否开放或开放的程度,他们的考虑是比较多的。另一方面,我认为个别政策要不要开放的问题和讨论,症结是在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我个人是很赞成两岸学子能够多交流,以全球一家的地球村概念为出发点,保持开放态度或许能促进情感融合。

廖家鸿:我个人认为要开放,不开放很奇怪。除了全面开放陆生来台就读外,台生也要赴大陆就读;重点是交流时间要长,交流时间长,陆生才可以真的体会到台湾人民生活价值,知道台湾人认为不可能统一的点在哪。台湾学生赴陆读书,目的是要加深对对岸的瞭解。另外我发现上海与北京同学对台湾的看法也不太一样,北京同学身处政治首都,看法比较传统,上海同学则比较开放。总之,我赞成陆生来台是因为交流时间长,可以体会到生活上不同的价值。至于怕不怕陆生竞争?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我反而想多结交大陆朋友,因为未来打的是团体战。

余艇:我们进入第二个主题“如何看待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发展”。我简单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从1979年去美国留学时,就认识很多第一批大陆赴美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是文革之前的大学生,年龄比较大,可是超级用功、刻苦耐劳,我没有看过有这样的学生,只有最早期的台湾留学生是那样。之后就开始有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尤其第一批经过大陆政府考选去美国深造,有很多人非常优秀,都是最拔尖的人才,现在无论回大陆或是留在当地发展,有很多人都有杰出的表现。我回台在交通大学任教之后,因为学术上的交流,以及“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每年都办理两岸交流活动,加上平常对两岸关系十分关心,因此有我自己的一些观察,但最重要还是听听各位青年伙伴在这方面的瞭解和看法。我们顺序倒过来先从倩瑜开始。

张倩瑜:两岸有差异但并不排斥大陆

我对大陆第一个印象是共产社会,二是“一党专政”,三是人民生活水准从无到有,目前是全面改善至均衡阶段。就共产体制来说,在我大学时代,很流行批判资本主义,现在则强烈了,因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永远相依赖与拉锯抗衡。我个人认为,两岸同样身为华人,大陆能够成为金砖四国(或加上南非变成五国),而且高经济成长率领先全球,我觉得与有荣焉。我自己非常看好华夏文化融合西方体制思想之后,以新世代创意与模式再壮大;并淡化其中不平等或阶级斗争的色彩,这是我内心的期盼。

关于“一党专政”,我也没有那么排斥,因为一党里面还是有许多派系相互辩论、讨论关于国家的发展,这无异于政党轮替或多党林立的议会制度国家。一党专政也不代表不能行使普选制度,也因为大陆宪法里也提到民主,我认为民主进程是逐渐在推行。台湾因为受到美国影响先走一步,但双方都会不断学习进步。

我认为,台湾目前的政党恶耗,并不会让民主更加成熟,所以我不特别排斥一党专政。可是,现阶段台湾年轻人不希望即刻统一或两岸走在一起,主要原因是关于大陆对人权和民意的压制。大陆一言堂式的媒体平台控管,以及对社会运动的压制,是台湾不希望在此刻就进行两岸统一的原因,因为这对台湾来说是很普遍的政治参与方法,很多年轻学子都是在校园生活阶段,透过言论平台、社会运动来学习政治参与。

如果台湾的自我保护性不要太强,不要怕统一,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大陆相处,两边展现信任合作态度,也许有希望共同在这方面进行初步变革。我们应该再放大格局,两岸一样都是华人,如果最终会走向统一之路的话,那我们现在就要明确告诉自己,自己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定位,互相拉抬走向民主化成熟道路。也许华夏文化掺入西方体制,让中西方特征文明有其更独特的融合方式。

蔡宗谕:乐见大陆近年来的发展 希望更深入瞭解大陆

我喜欢读历史,所以以前对大陆的感觉都从课本上来,觉得大陆与地狱没什么两样,吃不饱穿不暖,很需要我们去援助。改革开放后,包括我2003、2004年去大陆,还有一种两岸发展落差的印象。

但是当我上了大学,新闻上的焦点则变为最有钱的陆客团到台北101大手笔购物,或是如今年陈光标来台湾发红包,引起全台疯狂讨论。过年我回家,我还问我妈妈有没有去拿,因为陈光标行程有一段在我家南投,我妈说怎么敢去?那时就会感受到大陆经济发展之快,甚至有一些事情是小时候无法想像的。

我也觉得,大陆在每个面向上都活跃发展,虽然我的一些同学会认为大陆政治与社会发展仍与台湾有落差;但我常想,10年、20年前,台湾也是那个样子,敢讲的、不敢讲的都差不多,大家会自己形成一些保护自己的措施。我与大陆人聊天时,感觉也像与自己的爸妈聊天似的,怎么都讲一样的!我自己对大陆近年来与未来发展乐观,反而是比较担心自己能不能跟上,所以会有压力希望自己再多瞭解大陆一些。这是我的看法。

张钧凯:大陆经济稳健发展

我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在经济层面,回顾自十九世纪以降的中国历史,中国人在帝国主义的欺凌之下“摸着石头过河”。孙中山建立民国之时,他应该没有想过中国今天的发展与成就,更遑论是我们的祖父母辈与父母辈。我记得去年广州亚运的开幕式转播,家人看到开幕仪式上灯光效果惊人,他们说过去国民党都骗人,把大陆宣传为水深火热、啃树皮的落后世界。中评社也曾报导过一则新闻,高雄有一批深绿的里长,到大陆参访回来后,对大陆印象全然改观。

我认为中国大陆经济发展不一定是从1979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才开始,更早在毛泽东时期,60-70年代中国大陆成功发展“两弹一星”,其实就是为往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国防安全保障。80年代以降的“改革开放”,则奠定中国复兴的经济成果。

过去的中国大陆,经济以外销为主,现在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改变,大陆由“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其内部的产业结构也转向为发展内需。大陆每五年为一期的经济政策,与台湾相比,是相当稳健、有配套地往前进。例如“家电下乡”、教育与医疗改革,以及近年惊人的高铁建设,都是与发展内需政策相互配合。

大陆不宜全然引进西方民主而必须有符合国情的民主形式

在政治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先看看自诩为民主灯塔的台湾。今年一月,政大人文中心举办了一场“传承与创新:中华民国百年学术发展研讨会”,其中由朱云汉、林碧照、萧高彦三位老师合写的报告《中华民国政治学发展史》指出:“长期以来‘国内’政治学在理论与方法上无法摆脱对西方政治学的倚赖,对自己社会的分析与理解均以西方历史经验为主要参照,难以形成在地化系统的思考,长此以往将难以产生原创性的知识贡献,也无法回应21世纪的知识挑战。”

对此,黄光国老师在3月14日《旺报》回应:“台湾的政治学形成这种‘全盘西化’的格局之后,政治学者之所以会丧失反思能力,戒严时期是因为社会科学界中的‘自由派’要以‘民主’作为对抗国民党的口号;现在则是朝野一致,要以‘民主自由’作为对抗中共的工具。政治学者虽然知道:这种‘全盘西化’格局只会让台湾的政治学研究沦为西方的学术殖民地,可是因为台湾的政治体制已经‘全盘西化’,大家虽然‘心有不怿’,也就得过且过。”黄光国老师进一步指出:“……中共必须走民主的道路。然而,我并不认为:在走向民主改革的道路上,中共应当‘全盘西化’,照搬照套西方式的民主制度。相反的,我认为:中共应当以中华文化作为基底,发展出中国式的民主理论。这样的民主理论不仅要经得起社会科学界的论辩,能够被国际学术社会所接受,而且要有高度的可行性,能够在中国社会中具体实践。”

我的看法与黄光国老师很接近。事实上,一向被台湾政治菁英与民众批评为“不民主”的大陆,他们的学者近年来却致力于新的民主理论与民主模式研究。2006年10月,大陆总理温家宝提到了他心目中的“民主”:“选举、司法独立和基于分权制衡的监督。”

大陆培养出第一代的本土政治学学者俞可平,提出“民主是个好东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民主政治是“一国一模式”,因而主张“中国的渐进民主化”──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再到“宪政民主”的过程;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批评,把“选主”(即“选举式民主”)视为人类社会运作放之四海皆准的唯一方式,是绝对荒谬的懒人思考,王绍光期待,中国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建设民主,它应是以最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民主,是广泛参与的民主;它完全不必向有产者作出巨大让步,而对民主大打折扣。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盲目采用西方舶来的那些民主模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中国社科院政治所所长房宁进一步主张“民主一定是‘国产’的好,不宜搞引进和仿造。”

大陆的学者并不主张完全将西方民主拒于门外,而是要全面性地回顾西方民主的历史、发展、实践与教训,作为大陆发展自身民主的参考。其次,他们也强调民主必须符合各国国情。“民主”的概念或许是“普世价值”,但实际的“民主形式”则是各地区有所差异。再者,民主必须符合国情,大陆当前的各项条件与状况,并不适合全然引进西方的民主,必须在避免矛盾与分歧之下,找出适合中国大陆的民主形式。

龚佑吟:台湾的筹码越来越少 对大陆依赖越来越大

在我的记忆、印象、与在社会氛围中感受到的中国大陆形象,与现实生活中自己的经验、现在的发展,几乎是两个不同的形象。实际上,在台湾或西方媒体影响下的社会,我们对大陆的想像,往往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想像的政策,例如一胎化、Facebook被禁等等,所以容易倾向于把大陆社会妖魔化。但是我们只知道这些被自由主义影响下的媒体建构出来的东西,对于13亿人口真正的生活状态、上海、北京之外大部分的内陆人民,所知非常有限,甚至根本不会想到这些人,要探索的兴趣更有限。所以,当我看到这个题目谈“如何看待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发展”时,其实我反思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如何看到大陆近年来发展的全部面貌?说真的很难!

抛开社会现实不谈,延续刚刚钧凯所说,我认为大陆政府1949年掌握政权之后,从开始建国、对政策进行试验、推动与落实的这60年来,对于掌握国家机器方面,的确熟练了许多。譬如政策执行、远见与配套方面,比前三十年来得健全完善。中国大陆也脱离之前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断层,在经济和建设上得以重新崛起。

我想强调的是,以台湾角度而言,随着大陆的进步与发展,台湾以为自己在文化方面超前很多,却因为时间演变,可以分享的经验价值愈来愈小,台湾对于大陆的重要性、必要性愈来愈小,或者说筹码愈来愈少。这方面,台湾在经济和“外交”上,几十年来所建构的主体定位,随着大陆的成长,也会被牵制、愈来越依赖大陆。在我看来,若是台湾没有主动区隔出自己的独特性,争取成为之于大陆民主发展中的前导角色,其实台湾的许多竞争力,将会面临被大陆的大市场吸纳的危机。试想,优秀又有心怀世界的台湾人才,能不看到大陆的庞大市场和机会而坚持固守台湾吗?而若是大陆开放让台湾人移民并且必须放弃“中华民国国籍”的法案的话,台湾会否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

另一方面,其实台湾的优势和机会,是非常独特的。大陆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逐渐提升的过程当中,很多社会与环保问题都不会被看到;就如同台湾在80年代解严,民间团体开始关注基层问题,为弱势团体发声,对社会底层的关注与政治参与度才开始提高。大陆已经定位明确的经济发展目标,那会不会没有看到发展过程当中的副作用?一些被延宕之处或无法及时处理的部分,这时候民间团体的力量、社会关注就很重要,这些基层如何组织让主导政策的人看到?我认为社会问题可能是比较容易隐蔽、但非常重要。台湾有机会用较成熟的民主公民社会空间,看到这些需要处理的问题,提醒并加以合作,相辅相成创造双赢。我认为,台湾政府应该要主动为台湾民众争取能够正当的为大陆人民贡献心力的条件和空间,让台湾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爱心和民间组织,协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众争取和创造福利,在大陆民众心中树立民主的良好典范。这才是捍卫台湾人的主体性的实际做法。

廖家鸿:对大陆的疑虑与期待

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在大陆这边,我也想像过去大陆创业会面临到的问题。站在个人立场观察,有一些现象引起我的焦虑与疑虑。一是人民道德伦理提升部分。举例来说,每个人进入公司都要接受“新训”,训练完后有一段试用期;如果试用期毕马上跳槽新公司,新公司也不敢录用你。像这部分台湾的企业伦理就很清楚。我在网路上看到的文章,感觉大陆企业好像比较没有这种伦理,受训完只要竞争公司提供优渥条件,马上跳槽,这部分对我们未来要到大陆发展,会有伦理与道德上的疑虑,会害怕。另外我觉得大陆方面产业要加速转型,从廉价打市场到加强品质管理,并且要加强宣导企业家的道德心。随着工资上涨,产品成本也上涨,如果这时企业道德未跟着提升,类似毒奶粉事件等降低成本之作为真的没有人可以接受。

第二,大陆经济发展带动社会文化,因为经济发展会让财富往个人集中,人一旦拥有财富就会想要更多、随之而来的自由等等。此时社会文化必定开始转变,需要更多制度上、法治上的改革。举“智慧财产权”为例,自由的环境才能让人发挥更多创意,但如果法制尚未跟进,无法保障每个人的创新能力,自己人发明的东西被自己人山寨,岂不是很好笑?所以这部分对于想去大陆创业的台湾人来说是相当担心的。法制改革另一个部分是,我会希望个人自由度再高一点,例如言论自由,毕竟我们在台湾生活惯了,批评政府的作为已是家常便饭;那在大陆发表完言论,隔天会不会被抓走?这也是疑虑。当然这都是想像,总之双方对彼此要有更多的瞭解,找出可以改善的点。

第三,在生活品质与环境层面上,包括排队、降低环境污染等,因为我听说在大陆搭车,真的有人被挤到整个人悬空;将来在大陆发展的话,我会希望在软体或文化上面能更提升。这是我所提出的三点,与各位分享。

余艇:如何看两岸关系前景

大家刚才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很有意思。接下来要谈的是两岸关系。两岸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也许你们都有注意到,这几年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热络,可是赞成统一的人数比例却持续下降,赞成独立或是维持现状的民众却在增加中。我记得有一回林浊水说,时间站在台独这边;我认为林的说法有非常大的问题,因为我认为时间是站在大陆那一边。所以我想问各位青年朋友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尤其是你们未来前途和两岸关系息息相关,对未来两岸政经关系,你们有何期待?请你们从自己的前途来看这个问题。另外,大家也都提及,台湾新一代被教育为立场较偏向独立,台湾每4年大约增加1百万左右青年选民,请问你们认为这对台湾的未来政治,尤其是选举,以及两岸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钧凯: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不乐观

在台湾年轻世代的心中,“中华民国”已经等同于“台湾”,“中华民国”就是台湾。换句话说,“中华民国”已经失去“中国”的内涵,我认为今天台湾青年极欲摆脱“中华民国”的“中国”内涵。

举例来说,年轻人聚集的社群网站Facebook,去年有人发起在双十节当天,将显示图片换成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图案的活动,原预估有1万人参加,后来超过了16万人,成为当天新闻的焦点之一。大部分的网友将十月十日称为“台湾国庆”,而不是“中华民国国庆”;而他们放上网路的“国旗”图案,很多是把“国旗”放在台湾地图的轮廓里,或是在图片加上“我爱台湾”、“ILoveTaiwan”的字样。尽管大家欢渡“国庆”、高举“国旗”,但不再高喊“中华民国万岁”,而是改呼“台湾加油”、“台湾万岁”、“我爱台湾”……今天无论是“中华民国”的“国歌”、“国旗”等象征符号,对台湾年轻世代来说,就是“台湾”的代表,并且是用以区别台湾与大陆不同的工具。

看待两岸政治经济的未来发展,应该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张亚中老师提出的“一中三宪”理论,就类似未来的设计方案。而在处理未来问题之前,我们应先着眼当下、或从历史发展而出的两岸定位问题。简单来说,我认同符合一个中国原则的主权统一、治权分裂“不完全继承论”,包含两岸宪法都是一个中国宪法。这样的情况下,未来的安排就很值得大家集思广益。类似的,由张亚中教授及其领导的两岸统合学会主张之“一中三宪”,同样是在追求确定两岸同属“整个中国”、相互保证不分裂整个中国、两岸共同出现于国际组织内、尊重双方主体性……等等,我认为这对于未来两岸的政治发展,有了妥适的安排。

在经济方面,有关两岸经贸越来越热络,可是赞成独立或是维持现状的民众却在增加中的这个问题。在政治学上,由欧洲统合经验发展而得出了“统合理论”,认为经济上的统合,会带来相应的政治统合。另一个观点是,已故的台大政治系教授魏镛,曾发展出“联锁社群”(linkagecommunities)的概念。他观察两德与两韩经验,认为两岸其中一方,与另一方的人民及社群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商业或其他形式的接触,会形成跨越两方体系界限的“联锁社群”。“联锁社群”的结论是,只要双方的联锁社群规模越大,双方功能整合程度越强,最后越容易导致政治和平统一的局面。

有趣的问题是,去年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标示着两岸在分断60年之后,迈开了经济整合的一大步。但是就“整合理论”与“联锁社群”理论来看,在台湾人民目前持续往“分”的认同前进,两岸的经济整合会不会带来政治整合,我认为是相当值得关注与研究。

针对台湾新世代教育问题,台湾人民的“去中国化记忆”工程,可说是滥觞于李登辉在1997年推动的《认识台湾》教科书。新教科书直接把“我国”改成“中国”,一字之差现在回想起来却天差地远。以前说“我国有5千年历史”,现在说“中国有5千年历史”;“李白是我国诗人”变成“李白是中国诗人”,李白就成为外国人了。

这延续至后来陈水扁时期的九年一贯教材,以及这两年相当争议的高中历史课纲。两岸认知在地理、历史与公民科都壁垒分明的情形下,台湾年轻人或许不反对与大陆交流来往,譬如说现在交流团愈来愈多,去过大陆的同学也愈来愈多,但始终将对岸视为“外国”、甚至是“敌国”。受这些教材影响的学生,有些已经从大学毕业,成为中小学教师,把我们过去受影响的意识型态继续再影响下一代;大部分的人也已经或即将拥有投票权,他们对两岸与大陆的认知,势必会反映在选举的结果与政治发展之上。至于实际的状况会如何,有待长期的追踪观察。至少,在这一点,我是很不乐观的。

余艇:我追问一点,你认为这会对2012产生影响吗?

张钧凯:我认为蓝军会失去很多青年选票,但不确定是否影响马连任。

龚佑吟:台湾年青人参与政治意愿降低对前途感到悲观

我认为从客观条件上看,两岸在政治、经济、外交上各有优势,有互补条件,若能建立开放态度、互信基础,有诚意面对两岸关系,探讨合作的可能性的话,我对整个中国的发展非常乐观。目前大陆虽然基于国际压力和想要讨好台湾民众,武力侵台的可能性低等,但台湾人民对大陆政权对于台湾释放的善意和诚意,在解读方面可能与大陆的认知有落差;我建议大陆方面真正认识、真正瞭解台湾人想什么。

关于我们年轻世代的前途与未来,我认为台政府对于两岸定位太暧昧不明了,表面上看起来是想讨好选民,不要让北京达成统战目标;但是实际上,不让北京达成目标的同时,也无法顾虑与设计对于台湾本身长远的利益、权利的保障。尤其现在台湾经济与“外交”都愈来愈无法撇开大陆的现实之下,台湾如果无法瞭解到自己的定位,年轻人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的意愿愈来愈低,因为我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这点相当令人忧心。

马政府表示台湾的未来要由2千3百万人民决定,但是如果以现在民意支持度永远维持现状,我认为是脱离现实,而且会渐渐走向主权萎缩之路。前几位同学也提到,会想要去大陆发展;不仅台商愈来愈多,台湾有事业企图心的毕业生很多都在上海、北京发展。我对这一点蛮有感触的,做为一个台湾人,我们的前途会如何?当我们用台湾人的身分往大陆发展,前途又会如何?假设两岸变成两个“国家”,台湾愈来愈多人流向大陆,若是大陆又开放移民政策,让许多优秀台湾人才变成大陆人;而台湾人民为了前途、事业真的选择大陆籍的话,是不是台湾会愈来愈萎缩,根本没有台湾了呢?台湾年轻人对于自身前途看法和两岸的关系,或许是一个值得观察的问题。

至于台湾每4年1百万青年选票的流向,这真的取决于台湾执政者的智慧。因为台湾政府方面,执政者或政治家有很大的个人魅力,若是能让民众看到未来希望的话,对于民意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要视执政者本身的智慧与其智囊团。

延伸出来问题是,有关两岸交往愈频繁,是否带动其他方面的整合,就现实观察而言,虽然两岸交往频繁,但是我们愈来愈觉得双方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但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我们台湾人往往目前看到的他者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大陆。若是我们把两岸放入国际社会之间,或许会建立出比较多的相互认同感,这是我的回应,谢谢。

廖家鸿:台独是假议题

如何让台湾可以更喜欢大陆,我觉得第一要解决恐惧、不安全感的问题;第二是解决体制的问题,这部分会让大家更有信心;第三是双方心态的改变。

所以如何解决台湾人恐惧的问题,就是大陆不要再有打压行为,当然台湾方面也不要挑衅举动,因为这是恶性循环;如果大陆在政策上对台不友善、在外交公开场合压制台湾表现,人心自然就会离开中国大陆,对于中国的认同真的会断裂、更有厌恶感。如果哪天大陆统一台湾,民心依然是项背,台湾也不希望当二等公民。所以大陆对台物质上的让利还不够,应该对台更友善一点。台湾也不要做独立动作,像以前搞烽火外交实在太可怕了!

解决体制问题的部分,就是针对台湾人过惯思想自由生活,希望有安全的保障。不过,在这部分,台湾人应该加强对大陆的瞭解,放下彼此成见,集思广益去发展。刚才也有听到钧凯说对岸的学者提到发展中国式的民主模式,我的心里面也开始有一些信心。再来是大陆的心态要改变,举例来说,大陆要把台湾当西施,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陆要放下大男人主义,不然再有钱也买不到台湾的心,我会有这样的感觉。

台湾方面的心态,张亚中老师曾提及“猫鼠论”,我也觉得台湾人老是把自己当老鼠,大陆是猫,那猫自然想把老鼠吃掉;只会造成更多恐慌与不信任感。我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民主的傲慢心是所有罪恶的来源”,其实不只是民主,任何型态的傲慢都是。因此,我觉得台湾不要再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因为台湾政体没有比较优秀,彼此政体都有改善的空间;应该往真正地为更多人着想,而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

年轻人真的容易被教育洗脑思想自然偏绿

最后是关于台湾青年选民对台湾未来政治、选举以及两岸关系的影响。我是学习“认识台湾”的第一届,那时候刚提倡台湾意识,我们感觉好爽,因为我是云林人,云林那边比较乡土;另外我自己观察到的是,在基层选举,我们是选人不选党,但在“总统”大选就会有党派的影响。

我的感觉一样是比较不乐观,因为增加的1百万青年选民,绝对对政治与选举有影响。而两岸问题如果没有办法好好解决,会影响下一代30、40年,甚至更久。年轻人真的容易被教育洗脑,思想自然偏绿。坦白说,以前的我就是政党倾向就是偏绿;后来因为阿扁欺骗我们的感情,也看懂比较多事情,才开始反省以前受到的教育到底是不是对的?所以现在就较客观。因为此一是更加强教育,打开大家智慧,不要再被统独议题操弄;二是在ECFA签署后,台湾部分商人已经尝到利润,他们当然不希望有变数,这时候民进党想要再提独台,似乎不可能,因为他会丧失这部分族群选票。

张倩瑜:台湾独立是不可能的选项 台湾人要正视现实

讲到两岸未来就要先说明现实层面,民进党当时喊台独,是对国民党体制的批判;民进党成立时就是一个青年、热血的理想性团体,希望制衡一党独大的国民党,所以不能否认当初的理想,不一定喊台独,就是为了选票,当然现实层面,确实有此情况,有些台独论者甚至掩盖了部分现实。因为我们在喊台独时,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忽略13亿人口的想法,因为大陆官方一贯政策就是和平统一、台湾永续经营。永续经营所承担的,不是只有台湾的经济,也意味着承担全台湾2300万人的感情,这感情包含到时候的反抗情绪。

现在贸然统一,当然大陆所承担的成本会很高。因为我是“认识台湾”教科书的前一届学生,虽然如此,我进大学之后的那个潮流就是台独,其实统独一直在我心里面冲击,到底哪个好、哪个坏?后来才知道台独是假议,大陆应放软身段。

化解台湾人民的不谅解和疑虑

另一个心理层面原因是,我们的国民情感只停留在“利”的交换上,所以无法与大陆人民或大陆产业共同成长;家鸿刚才提议产业转型,但是台湾现在民间商业团体前往大陆投资,主要目标还是在大陆市场。大家很现实,无法去思考我们在同一个民族感情下,该如何互相拉抬,现阶段还是属于自我保护情况。

我自己的希望是,台湾的胸怀可能无法顿时宽广,但中国大陆既然已有对台长久经营的政策,不妨适时放软身段,“引导”台湾人民移转曾经的不谅解、化解双方彼此猜疑。因为选举,蓝绿都无法做到突然改变立场的事情,有时是基于现在脆弱的民主制度,我们都希望民主制度可以茁壮成熟,即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文民主,而目前处于蓝绿对立焦点的第三者──北京当局,很可能是扭转蓝绿僵局的帮手。当大陆“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出现时,我那时对于北京政府的高度理性和柔软性感到相当乐观。

现在是看北京对于较敏感的台独论,到底可以容忍到什么样的地步,让我们有转圜的空间先降低内部冲突,年轻这一代才有理性思考、正视现实的空间,思辨台独这个选项有无可能成功。民进党一直希望造成台湾事实上的独立,但没有去审视或辩论,你很难瞭解到什么才是最好的方式。

蔡宗谕:2012年大选选民会比较两党的能力与政策

我想先回应青年选票问题。2008年的时候,真的太多人对阿扁失望,我自己这一票就是不爽投给绿的,很多票真的都是这样被催出来的,不是因为两组候选人的能力或政策的关系。如果大陆对于这样的结果的诠释是,台湾方面已经摆脱李登辉影响,那可能会错得很离谱。2012年大选,绿营贪腐印象消失,大家会比较两党的能力与政策。

我大概从小一、小二起,记得那时看历史书,有关台湾的章节很少,通常只有一小段。我后来发现,台湾现在学生学习台湾史地相当细,在这样的过程里如何让台湾更喜欢大陆?我之前也受这个问题困扰。

大陆应给台湾年轻人发声参与两岸事务的机会

最近我看张亚中教授的统合理论,以前我认为两岸比较像兄弟,或是如家鸿说的猫鼠论,或者说双方都是猫。张亚中教授的理论给我们的想像是,我们可以更积极,因为现代台湾年轻人不敢去想如何帮助大陆,那种清末明初想要救全中国的情怀,在台湾这一代是不敢想像的,只要不改变现状就好。其实大家都知道维持现状不可取,那是一个不愿意面对现实的想法,但是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让年轻人宣泄想要改变世界的想法,因为年轻人需要改变世界的梦想与冲劲,当一个国家没有办法给与年轻人这种感觉,年轻人一定会被影响的。所以如果我们可以透过某种体制,分享我们对于两岸之间的想法,有一个平台供我们发声,而不用去担心去讨论统独问题。

我2008年去北京交流的经验,因为那时候两岸学生一起写一篇论文,我那时候就不断跟大陆伙伴说,我们应该设定讨论全球的议题;我们在一起对世界的贡献,绝对比我们两个在这边谈统独、定位好。如果两岸青年愈来愈多人是这样的想法的时候,对于如何增进一个中国的认同感这个议题,自然而然就会水到渠成。现在大家对于一个中国的诠释,我以前认为是“中华民国”,而这几年的感觉却成为大陆方面的专属名词;那我们要叫什么?如果称台湾,好像大陆也不准,我们叫中国不行、称台湾不准,也会造成岛内人民情感上更有距离感。我认为张教授提供了大家对于未来可期待的想法。

维持现状不可能走得下去 没有人会为独立卖命

最后,我认为维持现状不可能走得下去,我自己觉得独立要付出的成本太大,有时候互相问一下同侪,真的会为了独立理想打仗吗?年轻人是不想的,没有人会为此卖命。但是大家对于统一这件事情,目前都只有一极化的论述,直到我看到张教授论述,我觉得不会让我的情感断裂,基本上大陆政权真的没有统治过台湾,这是一个现实。如果我们被统一的话,认同感完全断裂,好像过去被教导的价值观要瞬间改变,一般人是没有办法适应这样的改变,所以民调都是维持现状,因为维持现状让价值观不用翻转。另一点,张教授也提到,要建立新的认同取代旧的认同,而不是去争论何者认同为正统,这部分我也觉得蛮好的。所以如果有愈来愈多人往这方面想,我对两岸未来很乐观。

余艇:提一个问题

我很快问一个问题:假使你在境外旅行或读书碰到问题,如果台湾的驻外官员无法帮你解决的时候,你会不会跑到大陆大使馆求助?会不会担心回台后被贴标签?

龚佑吟: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我的直觉反应是不会,因为这是治权的问题,我的问题要被解决的话,应该是ROC政府,如果我们的政府都无法解决,还有谁可以解决?

余艇:如果你在利比亚逃不出来,大陆有船可以载你回来,你要不要搭?

龚佑吟:那我觉得不是大陆本身的问题,可能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帮助我,我都会去寻求协助。

张钧凯: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直接找大陆大使馆。

余艇:会不会担心回来后被笑没有骨气?

张钧凯:不会。

余艇:假使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对你伸出援手,你会选择哪一个国家?

张钧凯:大陆,因为我觉得我是中国人。

蔡宗谕:我不会啦!因为我周遭的朋友政治倾向偏绿,也真的会担心被贴标签。所以如果有另外他国,我第一时间可能选外国,我觉得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但我不想要在我老家活不下去,这是很现实的考量(笑)。

余艇:我为什么很快地让几位同学回答,因为你们不思考下的直觉,这样最容易反应出来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国、民两党的两岸关系政策?

廖家鸿:时间真的是在大陆一边马政府要赶快有些政治作为

基于政治结构与民意现实,我赞同马“总统”的维持现状与不统不独不武,这个政治结构就是美中台三角关系;而民意现实的部分,就是大家现在不想谈统一或统合。但是我同意的部分仅限于执政初期,原因是国民党政府要先安抚各方与人民,假设我是马,我今天也会这样做;因为如果在这部分没有先建立起信心,一开始就强力推行一项政策,就容易被贴标签,然后所耗的社会成本会很高。

我猜马“总统”也知道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所以也有推动ECFA先经后政的作为,我有赞成也有不赞成:不赞成的是,不论经济交流如何互惠互利,也很难让两岸生意人加深对彼此政府的信任感,也无法加深一样身为中国人的血脉认同,这些都是ECFA很难达到的。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应尽速推动两岸和平相关实质的政治作为。

我自己也是最近开始看胡六点,看完后我希望政经能够并行,比如说ECFA要签、也应该开始洽谈两岸和平协定,尽快达成民意与实质的两岸和平。但是我去年的观察,我也觉得马政府光是推ECFA,就已经非常耗社会成本,当时如果同时推动和平协定,内耗一定会更加剧,在野党又会用统独议题控制民意,让人民更恐惧。所以初步只推ECFA是对的,我认为先求稳定再求发展。

可惜的是,因为时间真的是在大陆那方,马政府要赶快有些政治作为。不过,又因为2012大选将届,马为了巩固政权也不敢在政治和平上有太大的举动,怕被冠上倾中卖台的帽子。这点我本人也很怕,因为理性的声音很难胜过情绪性的喧嚣,如果政党再次轮替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也没有人知道。至于有无更好策略,我也还在思考中,大家要赶快激发创意,因为时间一点一滴快速在流逝当中。这是我对国民党的看法。

对民进党两岸论述的看法

民进党的部分,我对于蔡英文论述“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看法是,“和”是指目前和平局势,“不同”是指两岸虽然同文同种,有一样的血脉与历史,可是对于历史记忆、信仰价值观、政治制度与社会认同不一样;“求同”则指两岸都有共同的责任与义务追求和平稳定的关系。可是真的还是太模糊了,我想这部分应该是蔡英文在试水温,因为蔡不像苏讲台湾精神,没有具体独立意图。这部分小英让我比较有安全感,因为她的论述比较软性,不是强硬诉求。但是我也在怀疑,小英提出的两岸论述是不是化妆品?让自己好看一点?这点待观察。其实小英应该不是那么笨的人,她应该只是在试水温。

总之,我对整体的观察是,最大的变化是台湾未来的发展,政府与人民的实质主导权互换了。以马车为例,政府是驾驶者,人民是马,以前是驾驶者在带领方向;但是现在失控了,因为政府透过教育、媒体对于民意的操作,加上修宪,让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决定,变成由马来驾驭车子了。为政者也曾尝试引导马走驾驶者想走的路,但是又怕激怒马被抛飞驾驶座。在这个时候,北京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比较像两岸和平发展道路的管理者,不变的是常常有此路不通的告示,变的是有的路已经更平坦,不像以前会有强硬的军事行动。这是我观察到的台湾人民感觉。

张钧凯:台湾年青人的认同是被塑造的

我先回应一下前面几位同学所说的。我认为,我们的认同是被塑造的,而非自然而然的。譬如日据时代包括蒋渭水在内,都主张台湾要革命成功,必先祖国革命成功;皇民化时代要离开台湾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有5万名台湾青年潜赴祖国大陆参加对日抗战。在那个时代,台湾人都认为,必须祖国大陆的革命成功,台湾才能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光复回祖国怀抱,而现在谈论这些好像是天方夜谭。

马政府在政治议题上不应“畏首畏尾”

有关国、民两党的两岸关系政策,我的看法是蓝绿根本没有差别。当前马政府两岸政策的指导原则是“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具体实践在两岸经贸与民间交流的快速成长。相较之下,其两岸政策在政治议题上,就显得“畏首畏尾”,甚至“裹足不前”。譬如在竞选期间,马英九提出与大陆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主张,但去年520马就职二周年记者会上指出“无法预测何时与中国大陆讨论和平协议”,此话被媒体解读为放弃与大陆签订“两岸和平协议”。以及歧视性的“陆生三法修正案”、“中华发展基金”事件,以及“国史馆”的“民国百人票选”事件,马政府虽有雄心壮志为两岸的政治、就学、历史与认同等方面做些事情,但只要一面对民进党、台独,或是所谓“主流民意”的舆论压力,不论其考量为何,我们看到的都是退缩与让步,一挨骂就退缩,无论对或错。

民进党的大陆政策逻辑一致就是要“去中国化”等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我认为应该上溯于90年代李登辉时期的大陆政策。无论是李登辉时代的“戒急用忍”、“两国论”,或陈水扁时期的“四不一没有”、“制宪正名”,2006年“终统”与“废统”,又或蔡英文时期的“从世界走向中国”、“和而不同”与“和而求同”,其背后的逻辑是一致的,就是去中国化、脱中国化、建立两岸“民主心墙”等冷战思维。

事实上,李登辉自己曾坦言,台湾的“民主化”只是“本土化”的手段。1993年李登辉开始推动台湾加入联合国运动;1994年发生“千岛湖事件”,李登辉批评大陆是“土匪”,这一年,也是台湾民众“中国人”与“台湾人”认同发生黄金交叉的关键年份。1996年李登辉成功推动“总统”直选,并推动鼓吹“台湾魂”的中学“认识台湾”教科书;1999年,由现在民进党主席、时任“陆委会”主委蔡英文主导的“两国论”正式出台。回顾20世纪90年代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可说是以“民主”为藉口,以达到深化两岸分断的目标。

马英九近期作为值得肯定

蓝绿两党不支持统一、也没有台独,本质很雷同。包括在阶级上也无法代表真正的弱势民意,国民党如此,民进党就更不用讲了。石之瑜老师曾经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其实在台湾真正的反对党是中国共产党”。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肯定马英九“总统”,自去年年底至目前为止,他的两岸与对外政策重新复归“中华民国宪法”原则。90年代以来,台湾内部俨然形成“民主”与“宪法”的战争,最后是民主获胜了,这样的民主可以理解为民粹,偏离宪政的正常轨道。

在此基础上,马“总统”的“不统”是指“治权不统”,“不独”则是指“主权不独”,并且重新回到“宪法”“一国两区”的定位,也就是“中国等于大陆加上台湾”。这与中国大陆近年来“一中新三句”的“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释放出的善意,形成健康的对话基础。

龚佑吟:国、民两党的政策内涵愈来愈接近

钧凯说的我很有共鸣。就我的观察,所谓的国民党与民进党,虽然口号不一样,但是政策内涵愈来愈接近。主要是李登辉的本土化的成功,建构台湾是一个主体我者,大陆是他者,这样的意识形态几乎就是蓝绿两党的政策逻辑。蓝绿两党的不同点在于面对“国家”机器政权,他们的掌握度、执行政策不同。但是国民党之前很能够运作“国家”机器,经过两次轮替,就如同钧凯说的,显得畏首畏尾,一碰到抗议就无法继续执行它的政策。到底要如何达到真正的民主,可能要唤起台湾人看清楚问题、面对现实,而不是蒙住眼睛保持现状,如此才能突破“他者、我者”无法建构认同的意识形态,回归理性民意。

台湾本身有其价值可作为大陆瞭解世界的一个平台

我自己对两岸定位的想像是,台湾本身有其价值,大陆可以透过台湾瞭解世界是什么样的,因为大陆与世界上其他国际政体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在人权与环保上常遭受质疑,大陆要发展什么政策,无法好好与其他政权沟通,要是台湾愿意与大陆合作,大陆有机会透过台湾建立起与其他政权沟通的平台。台湾的民主制度受世界认可,大陆与台湾合作,也可以学到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合作。

台湾方面,目前还有一点点筹码可以供大陆参考,我们把自己定位可以透过大陆市场平台,让世界看到台湾的软实力,提升台湾的reputation,重点是以合作模式,有一个这样的定位,不然的话趋势是一定会被吸收过去。台湾本身很小,如果我们让大陆慢慢吸收学习,台湾本身做为一个“主权国家”会慢慢萎缩,然后软实力被吸纳进大陆。大陆就会不知不觉台湾化,但是不会有台湾的名字,台湾方面要有这样的危机感。

大陆无法瞭解台湾为什么不要统一

 台湾不瞭解大陆为什么一定要统一

用一个有趣的想像与大家分享。大陆无法瞭解台湾为什么不要统一,台湾也不瞭解大陆为什么一定要统一。可能大陆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主张,就好比说“这是爸爸说的话”,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延续这样的传统观念;台湾方面的历史经验,导致有“我爸爸是他说的哪位?”“我一定要听他的吗?”这样的疑惑和多元的声音,所以认为统一不是必须的。

交大有不少外籍生,在课堂上也会讨论有关民主的制度,进而提醒大家对民主做出反思。各位同学也都说到,我们渐渐发现台湾现在任何政治人物都要非常有魅力,要能以感性与民众搏感情,所以领导人本身魅力举足轻重,非常有影响力。但是这与民主制度本身的内涵有差异,民主制度不应该只是看领导者本身的魅力,而是要看制度,我认为这是一个吊诡讽刺之处。

在一堂有关韩国民主化的课程里,一位法国籍同学说,虽然民主发源于法国大革命,但他无法瞭解台湾的同学为什么一直谈民主化,在他看来他不觉得民主(democracy)这个概念如何神圣,反而偏向共和(republic)概念较常被讨论,这是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的。比较欧美主导的民主与法国的观点,台湾人口中的民主,又意味着什么?

蔡宗谕:民进党朝分的方向发展两岸论述这个方向从来没变过

我从1996年开始观察台湾选举。我认为民进党是朝分的方向发展其两岸论述,这个方向从来没变过,只是手腕愈来愈柔软;即便是蔡英文,她的论述基本上还是保留了分的选项。我自己对这部份抱持比较开放的心胸,因为政治人物代表党参选,同时也要承担这个党的历史包袱,国、民两党都是如此。

而早期的国民党,我感觉是“驱逐鞑虏、复兴中华”的大中国思想,但是从李登辉主政开始强调本土化,已经开始逐步解构这样的观念,所以到现在,就如同钧凯所说的蓝绿两党都没差。

以前认为大陆打压 现在瞭解到大陆有些东西是不能让的

以前在谈两岸定位问题,不管是从大陆或台湾,都是从感性角度切入,双方集中在感性聚焦,不管民进党提出的台湾前途、国民党的大中华情怀、或是大陆的祖国思想,但都没有针对制度做理性讨论。我自己当初在看张亚中教授的理论,回归到法理、制度、宪法高度来思考如何解决困境,我认为很特别,也许我们可以从国际法上的定位来好好谈谈两岸定位。以前只认为是大陆打压,但是现在逐步瞭解有些东西大陆是不能让的,因为不可能造成“两个中国”的事实。所以,在国际法上的操作是大陆不得不为的;如此,就不会只认为他们打压,让我很不爽,票就朝着不让他们爽的方向投。

张倩瑜:如果两岸能够统合或统一将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我想谈论台湾人民情感如何再度被建构,我们对于两岸共同认同感濒临丧失,源于扁政府第二次执政之后;在同一时期中国大陆对扁反应的文攻武吓,让台湾人民一方面对扁失望,一方面也感受到大陆极大的威胁压力,产生很大的反感。这个反感的表现方式,就是我们对于大陆整体生活水平、文化政治制度上面的讪笑或不屑,这已经某种程度代表两岸无法携手并进,断裂非常明显。

所以马政府现在偏安的心态上,我肯定政府签署ECFA,但是我对于政府没有在今年提出相关的配套方案,来平衡台湾内部的统、独意识型态消长,也稍微失望。因为我们知道2012又要大选,接下来的1、2年不可能有大动作,马愿意重申两岸关系在宪政架构之下,但他没有平衡统独意识消长;台湾内部反倾中、担心被统一的声音愈演愈烈,马政府的毫无作为,反倾中的意识只会更加深化。

2012年选举,我个人认为就是选一个具魅力的政治领袖,马英九自台北市长时期,最常被诟病的就是不够果决。如果国民党因此失去政权,非常不利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这是蛮可惜的。

事实上,我们看起来很潮流的“主权”议题,其实就是在走西方国家旧的主权概念,西方早就不流行了,现在强调区域整合、全球化,只有我们还着重于自己的“主权”概念与利益之上;而不去正视如果台湾“独立”之后,对于相关国家造成的连动影响,包括我们国民经济、安全保障等都未深思。我希望可以加强教育与两岸和平相关制度的签订,尽快在这两年内执行;否则政党又再次轮替,又加深人民对大陆的恐惧感,对于台湾相当不利。因为台海和平,促进统合或统一,其实会如同东西德和平统一一样,有望在接下来10年内变成显学,全世界的国家都会以两岸和平发展上为模范样本,做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是我们华人的光荣。

余艇:结语

最后,我要引用《孟子‧梁惠王下篇》所说的“唯仁者为能以大事小,唯智者为能以小事大”,在讨论两岸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提到这两句话。在座各位都还年轻,未来两岸掌握在各位手中,我希望台湾青年都能做一个智者,用智慧来面对两岸的问题;我也要呼吁大陆青年,以仁者的态度来处理两岸关系。

两岸的同胞都要以“同理心”来看待对方,这点很重要,不只是两岸领导人,同胞也是如此;假设马英九、胡锦涛两人的处境互换,互相想想对方会怎么做,如此或许两岸困境会更容易解决。我很期待未来两岸同学能够开放式的一起讨论,相信我们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关注度: 2335   Baidu: 5   360: 0   Google: 2   其他: 1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台湾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