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上的八七水灾

人气 1558   2011-11-17 19:42

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台湾不是宝岛而是灾难之岛,命运多舛与其所居位置有关。台湾的地理位置特殊,常饱受人祸与天灾的威胁,由于坐落于西太平洋极重要的经济、战略以及交通枢纽的地位,使之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因此在历史上,台湾的统治者经常更替;同时居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台风经常过往的位置,更使台湾不时遭受老天爷无情的摧残。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重大伤亡,民众记忆犹新;历年台风所造成的作大水(水灾)毁屋断树、夺走人命。

台湾战后仅次于九二一大地震的灾难

台湾现代史上最严重的八七水灾发生于一九五九年八月七日,日本南方海面的艾伦台风把东沙岛附近的热带低压引进台湾,使得中南部豪雨成灾。专家分析造成重大灾情的原因一方面与连续不断的豪大雨、台湾本身的地形地质先天不良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的讯息流通渠道不足、缺乏环境保护及防灾观念,因而使得灾况更为惨重。八七水灾所造成灾情的范围相当广泛,遍布台湾十三个县市,尤其以苗栗、台中、南投、彰化、云林、嘉义等六县及台中市受灾最为严重,当时人口数约占台湾总人口数的38%,为台湾的主要农业区域。暴雨集中在八月七至九日三天,所及区域几乎包含台湾整个西部,而以七日的降雨量最多。据学者指出此次日雨量超过五百公厘者达十五处之多,主要的暴雨中心集中在苗栗、丰原、芬园、乌溪上游、斗六与阿里山等处。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共造成六六七人死亡、四○八人失踪、九四二人受伤,各地哀鸿遍野,灾民经政府予以收容者竟高达卅万人以上,是台湾战后仅次于九二一大地震最严重的灾情。在房屋受灾方面,房屋全倒共计有27466间,半倒者18303间。农、林、渔、牧业均损失惨重,光是农地损失其总面积便高达136,542公顷。在交通方面,铁、公路严重瘫痪,铁路受灾二九七处,而公路更高达四七六处之多。而在电信与电力方面,其所带来的大停电及通讯中断更是可想而知。公共设施如学校、卫生所、医院等也均遭波及。据官方统计,损失高达三十五亿元以上,约占当时国民所得的11%,对当时的台湾造成严重的打击。

台湾人集体的受难记忆

摊开当时的报纸,可以更进一步的感受到受灾者的心情。最常看到的是暴雨淹没家园、亲友被淹死的悲痛描述,在水中站在屋顶上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水冲倒房子、左邻右舍六户十一人仅我一人漂流得救,因此撰写此文,以致哀痛。死伤者是可怜的,可是活着的亲人更是不能自己,为了在灾区的家人,即使各道路中断,也要想尽办法、跋山涉水,亲眼见到一面,只是几家安慰、几家愁,这是全台湾人的受难记忆。

救灾工作之进行与救济办法之拟定

由于大雨仍持续狂泻,交通、电信中断,使得救灾工作进行得十分艰辛,然而庞大的灾民救济与安顿及灾后卫生与复建等问题均是政府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政府除动员庞大国军参与救灾工作外,也依据〈国民义务劳动法〉投入上百万的民众参与救灾及重建工作,同时成立临时收容所,而收容所除包含公共处所外,地势较高的学校,甚至如当时的台中烟厂,也被作为临时收容灾民的地方。

另一方面,省府依据〈台湾省人民因灾死伤及住屋倒塌救济办法〉拨发救济金给灾民。死亡者每人发给一千元、失踪者七百元、重伤者五百元、住屋全倒者每户四百元、半倒者每户二百元。当时的友邦美国则提供近千万新台币予以协助,除二百万元用于灾区医疗卫生外,其余转发灾民,其拨发标准,为省府拨发金额的半数,并提供救济物资面粉,规定十岁以上的灾民每人可领两袋,未满十岁每人一袋(每袋22公斤),由于体贴的考虑到台湾人吃不惯面食,以及怕国人因此将救济物资转卖,而将原来的面粉半数改发食米。岛内各界及海外侨胞均捐赠赈灾物资,纷纷涌向灾区希望能协助灾民重建,不仅发挥了人溺己溺的人性关怀,而且透过此次受难经验,更积极的凝聚了为家园奋斗的重生力量。

由于天灾受害面积广泛且严重,政府依据〈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颁布〈总统紧急处分令〉。依照此法令,得以增减预算、限制国民消费、开增税捐及发行储蓄卷等,另外,对于与救灾复健有关事宜,也可便宜行事。在开增税捐方面,附增水灾复兴建设捐、营利事业所得税附加15%、综合所得税附加30%、屠宰税附加30%、娱乐税以台北、台中、台南、基隆、高雄等五县市电影票为限,每张戏票加一至二元、宴席税附加30%、地价税与田赋皆附加40%,房屋、证照、货物税等亦附加30%,而公有及私用小客车、电费、电话费、铁公路票价亦一并附加水灾复兴建设捐。在发行储蓄卷方面,八七灾区复兴建设有奖储蓄卷由台湾银行发行,前后共十二期。每张的面额十元,每期开奖,特奖奖金高达四十万元,借此募集资金。

由灾难中粹练出的意志与相互扶持的认同感

四十几年过去了,台湾似乎逐渐走出八七水灾的阴影。但是这四十年之中,台湾不断地在新的灾难下,救灾与重建。动员庞大人力物力投入救灾行列,觅集一切资源从事复建工作,唤回不了一条条宝贵的生命。灾害来临之后的复苏,远比不上灾害来临前的预防。多灾多难的台湾,我们拥有太多的惨痛经验、借镜及教训,如果还不能亡羊补牢,将一次次的灾难化险为夷,那么再多的灾难记忆,也无济于事。台湾,在灾难中粹炼人们相互扶持的认同感,让大家一起同舟共济,共同维系及珍惜我们的家园。

支持康熙来了,反击盲目民族主义,维护两岸和解。

  关注度: 1558   Baidu: 2   360: 0   Google: 0   其他: 0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台湾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