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端窝点" />作案流程揭秘
跨国、跨两岸、跨地区联合行动
据成都商报了解,今年10月以来,全国21个省(区、市)电信诈骗案多发,涉案金额达1.4亿元人民币。公安部成立“11·30”专案组,协调各地全面开展案件侦破工作。侦查情况显示,该案共涉及上百名犯罪嫌疑人,在菲律宾有10个拨打诈骗电话窝点,台湾有2个转取赃款的地下钱庄,在北京、湖北、四川等地的犯罪嫌疑人专门负责在银行ATM机上提取赃款。
12月27日下午3时,公安部组织北京、福建、重庆、四川、广东、广西、湖北、黑龙江、云南9省(区、市)开展“11.30”专案集中收网统一行动。与此同时,公安部统一协调,联手台湾、菲律宾警方同步采取抓捕行动,彻底摧毁该电信诈骗犯罪团伙。
今年11月来发生在重庆的6起假冒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270余万元)成功告破。
重庆警方雷霆出击现场抓捕7“车手”
11月22日,重庆渝北蒋某向警方报案,称被人骗走10万元——当日,蒋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里的人告诉蒋某,他的银行信用卡已严重透支。蒋某感到很意外,自己并没有透支使用信用卡。对方建议蒋某报案,并称立即将电话转接到公安部门。电话转接后,蒋某与电话那头自称政法干警的人交谈时,“政法干警”告诉蒋某,他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被人盗用,要赶紧将银行卡上的钱转移到安全的帐号上。于是蒋某在对方的步步诱导下,将自己银行卡上的钱转移到对方提供的“安全帐户”上。
同月,警方共接到类似电信诈骗报警6起,涉案金额高达270余万元。11月5日,江北区唐某被骗67.7万元;同一天,巴南市民彭某被骗现金45.8万元;11月10日渝中区市民蔡某被骗99万……
重庆警局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对连续发生的六起冒充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案件并案侦办。同时,重庆警方将案件侦办情况上报公安部,将该六起案件并入公安部“11·30”专案侦办。
通过前期侦查,专案组发现诈骗团伙窝点分布在内地、台湾、菲律宾等地,并迅速确定陈志勇、曾桂川两名台湾籍人员有重大作案嫌疑。调查情况表明,两犯罪嫌疑人专门负责在ATM机上提取诈骗的赃款,这类人在犯罪团伙中被称为“车手”。而在菲律宾的犯罪团伙成员专门拨打诈骗电话,在台湾的犯罪团伙成员负责“洗钱”。
27日下午15时,重庆警方在公安部统一组织下,与北京、福建、等地同步行动,在重庆江北区将在渝作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下午17时许,“11.30”重庆专案指挥部派出到厦门追逃小组在当地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
经查,七人系台湾人,在台湾劳务公司应聘后,到大陆专门从事在ATM机上取赃款的工作,受在台湾的上家管理,取款后转帐到台湾。
事主最多被骗2300万元
当日,仅广西南宁就抓获14名疑犯。警方查明,该团伙在各省份广设分支,其幕后组织者为中国台湾地区籍人员。此系列案件拨打诈骗电话的窝点在菲律宾,网上转拨赃款地在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和泰国。
据了解,在近期涉案金额较大的两起案件中,一名事主在云南被骗取2300万元人民币,另一名事主在北京被骗取1300多万元人民币。
新闻链接:
警方揭秘三大电信诈骗方式
不法分子通过拨打电话方式,冒充电信、公安、银行、税务等部门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购车退税”等名义进行诈骗的案件,俗称“电信诈骗”。昨日,重庆警方揭秘了其作案手法,提醒市民应提高警惕,防范电信诈骗。
警方称,此类诈骗主要分为:以电话欠费名义实施的诈骗、以购车退税为名实施的诈骗、以“解套、合作、荐股、内幕”为名的涉股诈骗。
电话欠费诈骗手法揭秘
以电话欠费名义实施诈骗案件的诈骗过程是,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工作人员打电话到事主家中,谎称事主在某地办理了固定电话并已造成欠费。
当事主反映并未登记办理“欠费”电话时,作案人员即会继续以事主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冒用、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此事为名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公安部门报案。并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公安部门。
接下来,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民警谎称事主的身份资料被人盗用,银行存款可能不安全,或称事主涉嫌“洗黑钱”犯罪,诱骗事主将银行存款汇入不法分子提供的安全账号内。
此类诈骗中,不法分子还可能谎称事主银行信用卡透支等情况实施诈骗。不法分子作案还出现新的动向,即让事主办理一张新的银行卡,开通手机银行功能并和不法分子提供的手机捆绑。待事主将钱款存入该银行卡后,不法分子即能使用手机将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走。
退税电话诈骗手法揭秘
打击侵财犯罪办公室介绍,以购车退税为名实施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冒充税务或车管所工作人员打电话到事主家中。谎称事主购买了汽车、房屋可以退税,并留下所谓的“税务局”电话。
当事主与所谓的“税务局”联系后,不法分子即让事主到银行ATM机上按照提示进行所谓的退税转账操作,实则是将事主卡内资金转入不法分子的账户内。
涉股电话诈骗手法揭秘
目前有犯罪分子通过建立炒股交流群、炒股网站或者通过媒体广告、电话(短信)推销等形式,精心策划陷阱。以委托理财,收取“服务费、咨询费、顾问费、会员费”等名义,骗取股民的大量钱财。
市民投资时务必注意:一要查询此类机构和人员的业务资格;二要授权小心,不要盲目支付会员费或授权他人代理操作账户管理及交易事项;三要最好去投资公司现场看看,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避免财物损失。最新热门:
遭人肉“官二代”曹博文与其父双双亮相
书记、市长批条子在校“官二代”获准吃皇粮
冷水江政府网站被黑紧急处理“官二代”事件当事人
博主更多精彩博文:
闭关?四处躲避?挨打?还原李一“退隐”后生活四川因公殉职民警抚恤金被骗牵出九省千人受骗案
网帖曝矿难瞒报“死亡名单”死者最高获赔300万
一个陕西公务员的来信:政府雇用北京黑恶势力缉拿移民
贵州六盘水高级会所爆炸案引爆者当场身亡
天气太冷重庆美女街上烤火
那些意外登上报纸头版的偷情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