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台湾,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均在台北,参观和游览了一些地方,对台北有一大致的印象。人们所说的台北市范围所指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有台北旧城区、台北旧市区、台北市(简称北市)、新台北市(又简称新北市)、大台北地区(台北都会区——含台北市、新台北市和基隆市,总人口约700万人)。本文所指台北大部分说的是北市所辖范围是1990年所划分的台北12区。台北市是全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为台湾第一大城市,市区人口约270万人。 台北市在台湾的经济体系中,扮演金融、媒体、电信运营中心的关键角色,第三产业也即服务业极为发达,包含各类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金融服务、运输仓储、通信、工商服务等。正是因为有发达的服务业,使台北市成为一座生活必需品非常容易取得的城市,有人统计后说,台北的便利店的密度为世界第一。 台北市的科技产业很发达,即使产业分布于其他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其公司总部也大都设在台北市,因此形成台湾最大的工业生产区和商业区。 台北市的人均GDP约为48000美元,与亚洲各城市相比,仅低于东京,但高于香港、新加坡和首尔。北京的人均GDP为10000多美元,但以我的观察,北京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应不低于台北。一是台北的人均GDP指的是台北市,总人口270万人,北京市的GDP是1000多万人口(常住人口1700万),二是一个城市或人的美元收入不等于实际购买力。仅以在超市的水和方便面分析,北京超市的一瓶矿泉水便宜的约1元钱人民币,台北超市里最便宜的一瓶矿泉水约3.5元人民币;北京超市的桶装方便面约3元,台北超市最便宜的桶装方便面约9元,以上均是北京的三倍。据台湾人士介绍,台北市人均月收入约8000多元人民币,仅以超市的水和方便面分析,台北市人均收入在台北的实际购买力相当于北京市的不到30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而北京市的人均月收入是2000元(大北京市,含北京的农村人口),而北京城区人均月收入约2500元,也就是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北京市民的收入接近台北市民的收入水平。当然以上只是以超市里的水和桶装方便面为基础折算的结果,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台北的市容从总体上看,非常像大陆南方的一个大中城市,与北京上海没法相比,有些像小号的广州市。 台北市政府外观局部。 台北市议会。 台北101大楼。曾经的世界第一高楼,现在排名第三。第一高楼是阿联酋的迪拜塔。 台北市政府可以随便进出,其开放程度在这方面远高于大陆。本来,我们不知市政府是可以随便进出的,因为在附近游览时有人内急,导游说进市政府解决即可。上图为市政府内大厅。 我自己随意上到二楼一处,这是台北市产业发展局的办公区域,在附近转了一圈,往办公室里看了看,没人干扰你。 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角。在蒋介石逃离大陆时,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宝贝几乎拿干净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藏品60多万件,含古画、书法、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刺绣、图书、文献等14大类,其中精品7万多件,隔几个月换一次展品。看到那些精品,只能用震撼形容,同时心在流血。 台北圆山大饭店。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其后不断完善和扩展,它既是台北第一座5星级饭店,也是台北的一道风景线。在两蒋时代,是接待各国政要的国宾馆,也是台湾达官贵人进出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些秘密会议和政治活动的地方。在饭店建有两条秘密通道,分别通往一座花园和一处海军基地。现在的圆山饭店已经不神秘了。 蒋介石在台北的住所——士林官邸。 从另一角度看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的绿化很好。 士林官邸内的小教堂。蒋介石经常在此做礼拜,张学良将军和赵四小姐也是在此举办的婚礼。 士林官邸内一角。 这是士林官邸内蒋介石喜欢的中式小花园。宋美龄喜欢的是西式花园——士林官邸内的玫瑰园。 台北的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观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的门口接待室。注意:底部有枪口。 台湾总统府广场一带。 台湾的“总统府”。从马路中间开始,行人就不能接近了。在照片上可以看到两个穿着同样服装的人是便衣警察。 在总统府前荷枪实弹站岗的士兵——国军——台湾现在依然这么称呼。我们只是在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知道他们,好像那是一个久远的历史。 8月1日,是台湾的原住民日。这一天,台湾各地的原住民到总统府与政要会面。 原住民代表身着本部族的盛装排队进入总统府。台阶下,有一个“国军”军官和一个便衣警察。 总统府广场对面的一处公园外有一个“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碑文开头是:台湾实施戒严期间(1949年5月20日—1987年7月14日)及其前后,有许多仁人志士遭受逮捕、羁押或枪杀,时间长达40多年。此种惨痛事实形成恐怖气氛,笼罩整个社会,成为台湾人民挥之不去的梦魇,影响社会发展至深至锯,史称“白色恐怖”。 中正纪念堂入口之一—大忠门。 中正纪念堂主体建筑。白墙蓝瓦显得很醒目,意喻青天白日。民进党上台后,曾将中正纪念堂改为“台湾民主纪念馆”,马英九执政后,台湾民主纪念馆的主管部门“教育部”将中正纪念堂的牌匾重新悬挂,又改回到中正纪念堂。 下面几张照片是从中正纪念堂的中部台阶处看出去。 以下两张照片分别是国家戏剧院和国家音乐厅。 中正纪念堂正门前是自由广场, 中正纪念堂内的蒋介石坐像。 站岗的卫兵。 以下六图为卫兵换岗仪式(表演)。 两个持步枪的卫兵进行步枪花式表演。 下图均为台北街景 从我入住的台北豪景饭店看台北市一角。 这是从我入住的台北东区深坑的福荣酒店看台北县一角。 台北街景 台北街景 台北街景 台北街景。从立交桥上看到台北车站的顶部,显得很老旧。 台北街景 台北街景 台北街景 台北街景。普通台北民众的衣着与大陆一样。 台北街景 台北街景 台北街景 台北街景。民宅下是警察局的派出所。我到台湾后才知道,台湾也叫派出所。 西门町是台北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是台北市著名的商区,也是台北年轻人的最爱之地。特别是入夜后,几条街上霓虹闪烁,人流水泄不通。以下几张照片是西门町的夜晚与清晨。 台北市的某消防队。 高架桥下挤着许多五金杂铺, 普通民宅下的店铺。 一处居民区。 这也是一处居民区。 成规模的居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