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亲爱的台湾互联网同业们(一)

人气 2292   2011-11-17 19:45

2008/08/31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增值服务 交友 Web 2.0


》高阶工作机会《 -年薪100万台币及15万人民币以上的工作QA Manager 产品营销企划主管 网络游戏分析师 副厂长 采购课长/副理 背光模块生产处处长 厂长 德国子公司ManagingDirector(总经理) 更多

◎我知道你开始在想什么。

你在想,是不是因为台湾的总人口数太少,互联网市场太小,所以努力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用户数也不过几十万。而你的同业,跟你一样随著Web2.0风潮而起的一批年轻人,可能有百来个网站吧,有的发展比你还惨,注册用户数不过几万,活跃的情况就不用说了。

刚开始,你乐观的把这个问题归咎于能力。你对互联网充满热情,每每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感到兴奋,对于美国Web 2.0的最新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关注。你想,用户成长迟缓的现象总是能找到突破口的,因为能力是可以由摸索获得,重点在于谁先找到成长关键。

但是两年下来情况让你感到心焦。台湾互联网市场畸形到只剩下雅虎奇摩这个怪兽,台湾人好像除了雅虎奇摩以外其他网站都不上。用户发展不顺,却开始有收入压力。你说美国的FacebookMySpace也都不赚钱吧,广告收入不用急。但别忘了人家有风投的钱撑著呀。

说到风投,台湾的风投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数量却不少。这些人对于投资台湾互联网初创都没有兴趣,总说台湾市场规模太小。你不服气,觉得这些人只看得懂科技制造业,毕竟他们过去都是投那类公司,对互联网一窍不通。但是这些人就是不给钱,一点办法也没有。

◎你可能会认为这些人现实透顶。

说说两件你不知道的,关于风投的事情吧。其一,在台北,模仿美国矽谷DEMO Conference 所举办的IDEASSHOW,看来风光十足,会后却没甚么初创公司拿到投资。「就是一群自娱自乐的人,自己玩得很爽罢了」这个风投私下的态度其实代表了当天多数风投的心声。

其二,在中国大陆,不少知名的第一代互联网和电信增值服务企业,以及在几年前开始的Web 2.0风潮下成长起来的新兴中型企业,在背后都有台湾风投的资金注入。这是你我很难想像,两岸政府很难承认的事情,台面上是怎么也看不出来的。

虽然,因为受到政策管制,投注的资金相对于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主要是美国)的风投是很小,但是这些钱拿给台湾任何一家 Web 2.0初创都足以让他们存活很长时间。这些风投其实是懂互联网的,但他们就是不投资台湾的互联网初创,主要原因还是台湾市场太小。

「市场规模太小」会有甚么问题,请看我在2005年画过的一张图。

再说一件你不知道的事。除了雅虎奇摩以外,其他任何在 1.0时代存活到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全部有过进军大陆的计画,时间早至1999年。这些当年的互联网初创,在经营了近两年以后就发现台湾市场版图过小的问题。(苦笑)跟你发现问题的时间相当。

◎觉得很冤吗?败在先天条件上,这是非战之罪啊。

请别以为我在嫌弃自己的家乡,我是很诚恳的跟你在谈商业经营。如果你是卖房子卖车子跟家里亲人借钱出来创业的,想清楚这些事情对你没有坏处。同样的,台湾的互联网市场并非不能做,只是你我都需要修正我们原先的预期,以及看清楚美国模式在台湾并不适用。

由于美国在互联网上发展先进,以至于我们总往西方看,但却忽略那是一个大陆型国家,同样模式套不进台湾岛屿型经济。从少数人在车库创业,到第一个投资人注入资金,扩大规模,第二笔资金注入,开始寻求营利,上市,投资人获利退出,创业者报酬丰厚。。。

停。

这个模式在台湾是不会有的。如果依照这个模式去设计企业运作,还没长大就断粮了。你的思维可能还停留在怎么把用户规模做起来然后靠广告赚钱。但是由于缺乏上述模式,规模是怎么也发展不起来。你的几个朋友把初创公司卖给了富爸爸,也才有了资本可以发展规模。

如果我们把台湾互联网市场区分成大众市场以及利基市场(NicheMarket)两者,前者其实已经是雅虎奇摩的天下,而后者,如果是在大陆型的国家例如美国,也能有个数百万用户自己存活。但很遗憾,在台湾如果走利基市场,规模就是几万到几十万用户而已。

◎没资金不能做大众市场,但又不想做利基市场。你说。

那么,我们谈谈甚么是适合台湾互联网企业的运作模式好了。首先,这家企业的规模最多只能有15到30人,就算是以后赚钱了,都只需要这么多人就好。市场规模决定边际收益规模,进而决定营运成本。如果你没法明白我在说甚么,建议你把上面那张图再看一次。

其次,你的服务或产品,一开始就要钻入能够榨出钱来的领域。网际网络创业者习惯在营利模式不清的情况下埋头猛做。我相信YouTube当年在车库创业时也没想明白这东西怎么赚钱。停。请你切记,这是美国模式,或者称为大陆型网络经济模式,很难适用于台湾。

如果一开始就预期不会有第二个投资者,第三个投资者,就必须明白怎么靠第一个投资就撑到获利。见过几个在台湾很赚钱但很低调的网际网络公司老板,在游戏,交友,金融与房产等领域月入百万甚至千万。这些人是先嗅到了钱的味道,才以互联网为工具投入那市场的。

但你终究不能满足吧,毕竟美国梦太诱人,多少人想在那斯达克上市呢。所以你来到上海,来到我跟前,想知道这个传说中「同文同种」的市场更多一些。在这里工作两年,我多少有些心得可以贡献。由于你即将进入一个大陆型经济市场,请先允许我问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钱准备好了没? (文:数位之墙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上一篇:中国的电信重组竞争态势(八)WAP 市场呈缓慢演变

■ 历史上的今天

■ 写给我亲爱的台湾互联网同业们(一) - 2008/08/31

■ 宽带,到底意味著什么(四)网络电视台之无线篇 -2003/08/31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台湾大哥大营销副理,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业馀从事谘询工作,目前担任 上海51.com董事长助理及新闻发言人,兼管营销及数据分析。

ChinaVisa | ChinaStock | CarMusic | MusicPlayer | MobilePhone | StockInvest | CityTour | Payday Loan | DietPlan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关注度: 2292   Baidu: 0   360: 0   Google: 0   其他: 0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台湾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